
2023年3月30日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调度中心、永新堂中医院、和园社区联合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2023年3月30日,贵州省紧急医学救援调度中心、永新堂中医院以及五里冲街道办事处和园社区联合的公共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援。
急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生命第二次机会,具体有三方面:
一是保存生命——帮助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二是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骼。
三是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予以保暖、保持最舒适的坐或卧姿势,善言安慰。
此次主要讲解并实践操作“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急诊急救中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我国公众的急救意识及掌握的急救技能远不及西方国家。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时,未能及时准确地对骤停者实施CPR导致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高死亡率。因此,使公众建立急救意识、掌握急救技能是一件重要的任务。医务工作者需不断开展基本的急救医学知识和标准的CPR普及,同时建立完整的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相关急救法规,保障公众在正确方式和法律法规保护下行使救人的权利,逐步提高我国公众急诊急救的意识。
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