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治愈皮肤病案例
中医治疗皮肤病,先辨证,内外同治。中药的内服、外洗以及中医理疗。中国历史上有关皮肤病的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公元前14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疾自”、“疾止”、“疥”、“疕”等文字,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有关皮肤病的较早的文字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据考证成书于周代,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较早的医学文献。其中记载有冻疮、疣、诸虫咬伤等皮肤病病名,并有用葱熨治疗冻疮,以灸治疣的记载。该书中记述的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有40多种,外用药的剂型有散剂、膏剂、水剂、醋剂、水银剂等,并叙述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按摩等治疗方法。
2020年7月27日,余某某因皮肤病入我院就诊,由小王医生诊治。辨证:湿疹,流黄水,口干,舌边红,脉沉滑,畏寒。
首方:麻黄、附子、细辛、银花藤、蒲公英、仙鹤草、连翘、牡丹皮、百合、黄柏、莲子、乌梅、白鲜皮、黄芪
立麻黄细辛附子汤法,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辛温,温肾助阳,振奋阳气;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擅走窜,通彻表里。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
病人口干脉滑舌边红,有热有湿,用黄柏、白鲜皮以清热燥湿;连翘、银花藤、蒲公英、牡丹皮清热**凉血;百合、莲子合用,养阴**、清心安神。
乌梅酸涩收敛,入肺经可收敛肺气,且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黄芪、仙鹤草有补虚之效。黄芪本身可脱毒排脓,敛疮生肌;仙鹤草也可治疗痈肿疮毒,与黄柏、白鲜皮同用可**杀虫止痒。
治疗思路大致如此,中药服用完后复诊,再次辨证换药,如此服药一个月。病愈。
治疗效果如下图所示: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